綠聯

綠聯

【綠聯新品上市】65W 三孔氮化鎵快充充電器 2C1A多國轉接版 - 出國旅遊必備神器 ? 解決大包小包的困擾 !

出國旅遊必備充電器,一顆就搞定 完體體現氮化鎵快速充電又小巧的特性 出差/旅遊,帶著電腦/手錶/手機/Switch等眾多電子設備都需要充電嗎?一次支援3台設備快充 適用的產品眾多,支援各家廠商的快充協定 輕鬆切換插頭,一眼就看懂 安全認證多重保護,安心有保障 適用眾多國家,去哪都適用!  配電功率表 :  

綠聯

20年過去了,HDMI發展成什麼樣了?

說起連接線,目前主要聚焦在PC以及電視,也就是所謂的DP線與HDMI線。雖然前者在性能和功能上要高一點,但不及後者普遍度更廣,所以即便是受眾之間有些許爭議,也阻攔不住HDMI成為大眾更願意接受的主流連接線,更何況HDMI線發展20年至今難道就不能打嗎? 事物的發展都是新事物的上升與舊事物的淘汰,這一點應用在連接線的發展上也一樣。 HDMI—電視廠商們的奮起時刻 1987年VGA接口出現,接著1999年DVI接口面世,這兩者作為視頻信號的接口的老大哥,也算是見證了電視的發展史。不過對於在乎「血統純正」的電視廠商來說,這哥倆一個是IBM、一個是英特爾主導的,想著總是用著PC廠商研究的東西總不是個滋味。 於是乎2002年,在Panasonic、Sony、TOSHIBA、Philips等電視巨頭的聯合下,HDMI接口橫空出世。HDMI 1.0支持全高清 1080/60p(即1920*1080分辨率,60Hz刷新率)影像傳輸,支持從DVD到藍光格式的視頻流,最高頻帶寬達到 4.95 Gbps。 HDMI接口的出現毫無疑問帶領著電視廠商們走入了一個新的時代,隨著支持的頻寬越高消費者們也逐漸從1080P迅速發展到2K時代。 2006年HDMI 1.3版本發布,傳輸帶寬從4.95 Gbps提升至10.2Gbps,TMDS連接帶寬也從原來最高165MHz提升到340MHz。 四年時間裏,HDMI可謂是一步步在穩步提升著自己技術優勢,憑借在電視領域上的便利,HDMI接口逐步拓展到高清機頂盒,電視機上盒,播放機,遊戲主機,筆記型電腦,攝影機,數位相機等等產品上,一時之間可謂是風光無限。 不過看著電視廠商們如此得意,隔壁的電腦廠商們可就不太樂意了,有種憑什麽我們開始先幹的活卻讓你後來居上了。於是乎AMD、Intel、NVIDIA,再加上聯想、戴爾、惠普、三星這些個電腦巨頭聯合發布了DP接口。 不愧是接口的老大哥,DP 1.0一發布就達到了10.8Gbps帶寬,支持2560 x 1600分辨率以及12bit畫面輸出。這一出可把電視廠商們震驚到了,但是你問他們慌嗎?那肯定是不慌的。 雖然說DP的出現勁頭很足,但早早推出的HDMI接口早就在電視領域以及一些數位領域站穩了腳跟,更何況有了DP這樣一個強力的對手,也直接促進了HDMI的升級。 HDMI這些年的進化之路 2009年HDMI 1.4版本發布,支持1080P 144hz、2K 75hz、3840 x 2160/30hz、4096 x 2160/24hz; 2013年HDMI 2.0版本發布,帶寬提高至18Gbps,支持即插即用和熱插拔,支持3840×2160分辨率和50FPS、60FPS幀率,HDMI接口正式進入「真4K」時代。同時在音頻方面支持最多32個聲道,以及最高1536kHz取樣率。 後續的2.0a/2.0b加入了HDR支持,即高動態光照渲染。 2017年,HDMI迎來了自己的巔峰時刻,2.1版本成就目前主流最強接口。頻寬陡然增高到48Gbps,因此可以支持 7680×4320@60Hz(8K@60hz)、 4K@120Hz。 其中 4K 包括真 4K 的4096×2160 像素和 3840×2160 像素,而在 HDMI 2.0 規範中,最高僅支持 4K@60Hz。 不僅如此,每個像素擁有高達12bit色深,讓顯示顏色更豐富。支持動態HDR技術,比起之前的「靜態」HDR,「動態」HDR 可以將每一格畫面的光暗分布進一步提升對比同光暗層次表現。 可以說HDMI 2.1的出現,也是實實在在證明了HDMI接口在目前市場上的領先地位。不過即便是站在高處,它也未曾忘記過自己的老對手DP,甚至在新功能的特性上還有種「挑釁」的意味。 VRR、ALLM,電視遊戲新領域 「畫面防撕裂技術」也稱之為「VRR可變重新整理率」,作為PC玩家來說是再熟悉不過的,遊戲玩家在挑選顯示器的時候尤為重視。Adaptive Sync作為VESA(視訊電子標準協會)的VRR標準,也是影響著AMD、英偉達兩大顯卡廠商。 Sync是英偉達的VRR技術,Free Sync則是是AMD的VRR技術。不過畢竟Adaptive Sync是基於DP 1.2a接口的,又在領域上只偏心顯示器和電腦顯卡,這讓一直喜歡大螢幕遊戲的遊戲主機玩家望眼欲穿。而HDMI 2.1的升級,讓電視也開啟了VRR時代。 它使電視或顯示器能夠自動實時調整其刷新率,以匹配兼容遊戲機或 PC 輸出的幀率。 Xbox Series X/S、Xbox One X 和 Xbox One S以及PS5都支持 VRR,因此匹配的電視可以確保無論發送到面板的幀速率如何,它的輸出都是相同的。 同時為了更好地提升電視與遊戲主機設備的連接便捷性,HDMI 2.1還新增了ALLM(自動低延遲模式)。 當遊戲主機和電視進行連接時,如果設備均支持ALLM功能,顯示設備將會自動切換到特定的遊戲模式,關閉諸如運動處理之類的東西,以減少輸入延遲和響應時間。 DSC、eARC,更進一步的視聽體驗 HDMI 2.1以前,它的傳輸方式一直都是以TMDS(最小化傳輸差分訊號)為主,最高帶寬可達18Gbps,可用來傳送3840x2160p 60等4K高畫質影像; 而HDMI 2.1最讓人驚艷的莫過於加入了FRL(Fixed Rate Link)的傳輸模式,頻寬則提升到 48 Gbps,利用壓縮的方式則可傳送高達10K 分辨率的影像。 而除了提升信道頻寬達到高分辨率的影像傳輸,HDMI 2.1還引用了Display Stream Compression(DSC)的技術,以分割或分段等方式,將影像壓縮後傳輸到Sink再進行譯碼還原,可以使用較低的帶寬來傳輸高分辨率影像。 擁有更高分辨率的影片,為了讓用戶能夠在聽感上進一步提升,HDMI 2.1所帶來的eARC功能則能將影院級的影音享受帶回家。 相較於HDMI1.4開發的Audio Return Channel (ARC),HDMI2.1的Enhanced AudioReturn Channel(eARC)通過37MB的頻寬,能夠傳輸高達到32聲道的聲音,以及更高階的聲音格式如 Dolby TrueHD,Atmos 等等。 從以上來看,HDMI的發展不僅僅是著眼於單領域的進步,而是在整個垂直領域中進行延伸,更大程度的擴展自己本身在電視領域的優勢,為用戶帶來更高品質的視聽體驗。 綠聯HDMI線2.1版鈦合金款 支持動態HDR可變刷新率 總寬帶高達48Gbps 豐富的HDMI接口種類 眾所周知,想要獲得HDMI接口帶來的極致體驗,介於傳輸信源與顯示設備二者之間的連接線是必不可少。 HDMI線與我們日常所見的USB線相似,因為設備的不同分為A、B、C、D、E五類。 A類(Type A)HDMI A Type是使用最廣泛的HDMI線纜,比如:藍光播放器、筆記型電腦、液晶電視、投影機等等; B類(Type B)HDMI B Type生活中比較少見,用於跟專業的影音設備上; C類(Type C)HDMI C Type常稱為Mini HDMI,主要應用在攜帶性設備上,比如數位相機、攜帶性播放機等設備; D類(Type D)HDMI D Type俗稱Micro HDMI,主要應用於小型的移動設備上面,更適用於便攜和車載設備。比如:手機、平板電腦等。 E類(Type E)HDMI E Type主要用於車用娛樂系統的影音傳輸。 HDMI線材分類 很多人在認識到HDMI線版本這麽多的時候,也會在購買線材的時候去刻意挑選版本,但事實HDMI線並無版本之分。官方定義中,HDMI線分為高速線和超高速線兩種。 Standard HDMI:支持1080i、720p圖像High Speed HDMI:支持1080p、4K/30Hz、3D; Deep ColorPremium HDMI:支持4K/60Hz(4:2:2/10bit),頻寬為18Gbps以下的信號。 Ultra High Speed HDMI:支持4K/8K/10K HDR的120Hz圖像(4K 最高支持 240Hz),48Gbps頻寬以下的信號。 一般在HDMI2.0及以下版本的接口連接時使用高速線,在HDMI2.1接口連接時使用超高速線。 超高速線與高速線的區別在於線徑粗細、做工用料等差異,既沒有芯片也沒有協議。 因此,線材本身並不能決定HDMI 2.1的傳輸速率上限。但是一般用戶在選購的時候,如果沒有看到高清與超高清的標示,也可根據產品詳情頁上的HDMI版本進行選擇。 比如這條綠聯HD156 HDMI 2.1高清線,直觀可以看到標註的是HDMI 2.1版。 48Gbps總頻寬,最高支持8K/60Hz分辨率傳輸。針對HDMI 2.1全新功能,也清晰標註支持動態HDR、VRR、ALLM以及支持1536KHz音頻採樣率與32個音頻通道。 在擁有明確的詳情標註下,可以避免更多對於高清與超高清的糾結,只要有對應的傳輸帶寬即可。 綠聯HDMI線2.1版鈦合金款支持動態HDR可變刷新率,總頻寬高達48Gbps HDMI未來可期 隨著顯示技術的不斷升級,在4K分辨率進入千家萬戶之後,8K甚至10K的時代也將陸續推行,HDMI接口勢必也與電視設備一同升級換代。 當然有發展也會有挑戰,作為老對手DP也在積極推動自己的2.0時代,更高的帶寬以及傳輸效率會帶來一定衝擊。同時作為更高兼容度的Trpe-C接口也在各個領域開花,所以HDMI所面臨的威脅也同樣存在。 不過對於HDMI來說,現在乃至以後幾年仍然有自身獨特的性能優勢,HDMI 2.1已然讓我們看到它不俗的實力,未來8K時代來臨的時候也依然能打。具體會有怎樣的精彩,就一起期待吧!  📌延長保固(點我) 🛒現在就買(點我) 隱藏優惠碼(點我)

綠聯

水貨與公司貨的優缺點評比:為什麼水貨會這麼便宜呢?

水貨、公司貨最常出現都是在3C產品,主要是因為保固的差異會非常麻煩。若是服飾、運動用品等非3C類的產品,只要確認是正版商品那麼購買水貨的風險就相對較小。

綠聯

曝 iPhone 16 螢幕升級,配備三星新面板,更省電了?

距離今年的蘋果新品發布會過去不到兩個月,有關下一代 iPhone 16 系列的爆料資訊已經開始陸續出現。 根據爆料,新一代 iPhone 將嘗試新的外觀設計,以下讓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眾所周知,從 iPhone 14 Pro 系列開始,蘋果採用了新的「動態島」設計,而明年的新機有可能會升級到「打孔式鏡頭」螢幕設計。 據爆料,蘋果公司正在測試新的「打孔式鏡頭」螢幕,很可能會用在 iPhone 16 / 17 Pro 系列上,實現前置鏡頭 + 3D 結構光人臉辨識功能,相關感應器則隱藏在螢幕下方。 不過小編認為,「打孔式鏡頭」螢幕技術在其他品牌中已經實現,蘋果或許會考慮其他的設計方案。 但無論如何,蘋果計劃在未來逐步縮小 iPhone 的孔洞面積,並最終完全隱藏打孔這一點,這基本上是可以確定的。 除此之外,iPhone 16 Pro 和 iPhone 16 Pro Max 預計會配備更大尺寸的螢幕。 其中,前者的螢幕尺寸為 6.27 英寸,後者為 6.85 英寸。隨著螢幕增大,機身尺寸也將會變大。 針對新機螢幕,三星正在為 iPhone 16 系列開發一款全新的顯示材料,型號為「M14」。 要知道,材料組的不同組成可以改變 OLED 面板的屬性,例如壽命、亮度、色彩準確性或製造效率。 而得益於新技術的加入,「M14」基材可以使 OLED 螢幕獲得更高的亮度,同時降低整體功耗。 硬體方面,iPhone 16 系列將首次搭載蘋果自主設計的調製解調器晶片,這預示著網路連接速度和穩定性的全面提升,信號不穩定的情況或許能因此改變。 而在硬體之上,新一代的 A 系列晶片也在籌備中。它們將基於新一代 “N3E” 3nm 製造工藝,毫無疑問將帶來更高的效率和更強的性能。 不管是從螢幕、電池等方面,都預示著 iPhone 的續航會再次升級。 在科技不斷發展的時代,我們慢慢地離不開手機了。無論是學習、工作,還是日常娛樂中,手機都扮演著一個不可或缺的設備。 即便手機電池不斷升級,但如果出門一整天,又沒帶充電器的情況下,多少還是會產生「電量焦慮」。 自 iPhone 12 起,蘋果支援 Magsafe 無線充電功能,磁吸行動電源成為了大家的「新寵兒」。 而對於外出充電這件事情,綠聯磁吸行動電源也許可以給出多重解決方案: ※此商品目前尚在檢測中,台灣尚未開始販售,開賣時會再通知大家,敬請期待! 支持磁吸無線快充 綠聯的這款磁吸行動電源支援 7.5W Magsafe 無線充電,同時也可以為其他支援 Qi 協議的手機進行 15W 的無線快充。 蘋果用戶只需拿出手機,輕輕一貼就可以開始充電;產品內建 19 顆強力磁芯,10N 強磁力,怎麼甩都不會掉。 除此之外,它還支援無線和有線同時輸出,出門充電也不用「排隊」,一次性滿足多設備同時充電的需求。 支持有線雙向快充 連接數據線的情況下,綠聯磁吸行動電源還支持 20W 雙向快充。用同一條線,可以為手機充電,也可以接電源給行動電源充電。 根據綠聯實驗室測試,10000mAh 的容量可充滿 iPhone15 2 次,出門一天,電量也完全夠用。 親膚質地,小巧便攜 外觀方面,綠聯磁吸行動電源使用親膚矽膠材質,手感順滑,和手機緊密貼合,不用擔心刮傷手機。 產品輕薄,大小占手機的 3/4,可隨時放在口袋中。吸附在手機背面也不會擋鏡頭,不影響手機拍攝功能。 總的來說,綠聯這款磁吸行動電源無論在功能上還是在設計上,都為用戶的使用情境進行了充分的考慮。 所以,大家在為 iPhone 新機選購充電配件的時候,不妨可以考慮一下綠聯磁吸行動電源喔!   相關產品推薦 支援MagSafe配件 ▶ 綠聯 iPhone 15系列 超強磁吸透明防摔手機殼 Magsafe專用 極速滿電!緩解電量焦慮 ▶ 綠聯 65W 氮化鎵GaN 快充充電器 四孔快充 PD Type-C 快充頭 充電頭 iPhone15 以上必備!Type-C快充線 ▶ 綠聯 雙USB-C 充電線/傳輸線 PD快充版    

綠聯

2023年度最推薦GaN充電器|開箱|綠聯140w-2C1A-氮化鎵快充充電器

身為一個現代人,充電器可說是「居家旅行、必備良品」,而近年來氮化鎵充電器的產品日益成熟,全球知名科技大廠綠聯致力於充電設備的發展,從20wPD智慧快充開始,再到發展氮化鎵GaN的運用,陸續推出65w、100w,目前快充的品類產線來到最大齊全化。 ▲(左起)140w、100w、90w、65w(4孔)、65w(3孔)、20w 140w 2C1A 氮化鎵快充充電器,附贈240w高速快充數據線外,提供的2個Type-C+1個USB-A插孔,皆支援快充服務。充電速度再升級,相較於熱銷產品之一的65w充電更快上1.8倍 從包裝設計,延續前幾代充電器的品牌綠色Logo外盒白色簡約、產品資訊明瞭,方便消費者辨識新產品的特色。 包裝側邊也有防偽條碼。 打開內包裝,除了140w充電器本體,另外還有附贈的204w快充線。 附贈的240w充電線綑綁整齊,方正可愛的說明書,以及140w充電器本體。 140w本體輸出埠提供2C1A,一共3個插孔,一個獨立的USB-A孔,兩個Type-C孔,且標明適合筆電、平板的圖示,皆支援快充服務。 插頭一樣採用收折設計,方便收納,不刮傷其他東西。 產品的側面印上BSMI認證安全認證標章、產品名稱、型號、輸入/輸出規格、製造及代理商相關資訊。 從外觀上來看手感滑順,而深空灰的色調沉穩低調,140w及UGREEN字樣則用線條黑凸顯,盡顯整體質感絕佳,USB-A插孔延續紫色特點,別具小巧思也加深綠聯充電器的辨識度。 本身140w的功能強調閃充高速輸出支援三口皆快充,提供兩台筆電同時閃充,可別說支援一般常見基本配備的手機、平板、筆電,供電效果綽綽有餘。內建安全核心晶片安全更護機,大功率輸出也能智慧配對安心不過充,同時具備過流、過壓、短路、過溫、防干擾、雷擊,阻燃等等多重保護。 140w高輸出功率因為採GaN技術更穩定,不犧牲體積依舊小巧。 140w高輸出功率因為採GaN技術更穩定,不犧牲體積依舊小巧。 一般女生握在手裡也不吃力。 拋開帶一堆線材和充電頭。 運用氮化鎵黑科技的加持,充電器的體積再更小,不論是居家旅行或者公務出差,都能減輕行李的負擔,一顆抵三顆! 官方原廠也有針對三種不同使用的模式給出輸出功率的圖,以及對比同級140w的體積更減少21.9%。 目前綠聯發表的充電器系列產品,在這裡也給大家做的簡單的比較,哪一個外型跟重量最適合你的使用情境呢? 但產品的選擇性,最推選新不選舊,從來都沒有最好的產品,只有更好的產品,這款2023年度最推薦GaN充電器|140W 2C1A 氮化鎵快速充電器。目前還附送240w快充充電線,CP值有多高就不用再多強調了吧!外加原廠保固長達12個月,購買上網登記再延長6個月保固,歡迎3C成癮喜愛添購新機、有許多設備充電需求的朋友購入這款「居家旅行、必備良品」唷!  📌延長保固(點我) 🛒現在就買(點我) 隱藏優惠碼(點我)   延伸閱讀 ▶ 多孔充電器選購指南,充電器怎麼選?需要注意什麼?

綠聯

轉接器怎麼選?插孔、性能、穩定性一個不能少!

買了輕薄型筆電的人,常常會因為原本內建的插孔比較少,甚至只有一到兩個 Type-C 插孔,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轉接器這個3C週邊配件。 然而想要選到一款符合需求的轉接器並不簡單,今天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些基本知識,方便大家選購~ 什麼是轉接器?? 首先,大家需要了解什麼是轉接器?它和集線器的區別是什麼? 簡單來說,轉接器和集線器都可以用來擴充電腦的插孔,不過兩者定位不太一樣。 集線器(或叫分線器)的資料處理是依靠電腦端的主機板電路,本質上是把一個 USB 插孔當作多個 USB 插孔來用。 轉接器內建了多個處理晶片,可以對資料進行處理和轉發。 通過轉接器可以連接螢幕輸出影片,還有播放音樂、外接網卡、讀卡機等功能。 總的來說,轉接器就是集線器的全面加強版。 支援更多類型的插孔,還可以同時讓不同類型的外接設備運作,並且保證高品質的資料傳輸。功能更強,且穩定性更好。 ▲ 綠聯 Type-C集線器HDMI +USB 3.0*3 +PD Converter   轉接器就是利用強大的 Type-C 插孔,轉接出不同類型的插孔,在筆電逐漸輕薄化的今天,滿足使用者多樣化的需求。 這時可能有人會問,轉接器有必要買嗎?小編覺得可以根據您的使用需求和時機來考量。 比如在工作時就很有必要,透過一個小工具就能滿足多種功能的需求,提高工作效率。   怎麼選轉接器? 一般來說,轉接器除了滿足最基本的擴充或轉換插孔的功能需求,還有性能、散熱能力的區別。 舉個例子來說,有一款筆電想要通過轉接器連接隨身碟、行動硬碟、螢幕這些設備。 那是不是只需要找支援資料傳輸插孔和 HDMI 插孔功能的轉接器就夠了? 需求是解決了沒錯,但在使用的過程中就會發現,各種插孔可能性能不同或支援不同的協議。 例如,USB 2.0 的速度不如 USB 3.0,支援 4K 的 HDMI 插孔會比 1080P 輸出的畫面更清晰,這就是決定使用體驗感的性能要求。 最後就是看穩定性了,一般來說,消費者會認為黑色插孔代表 USB 2.0,藍色插孔代表 USB 3.0。 ▲ USB 2.0 (插孔顏色為白色及黑色) ▲ USB 3.0 (插孔顏色為藍色) 但這種分辨方法僅供參考,最好的辦法還是以實際的傳輸速度為準。 就拿綠聯的 5 合 1 轉接器舉例,支持 3 個 USB 3.0 和 1 個 HDMI 4K @30Hz 插孔,還有一個支援 PD 100W 快速充電的插孔。 這款轉接器可以幫助擺脫筆電插孔太少的困擾,輕鬆連接更多的設備。 每個功能均配備強大的核心晶片,完全符合功能和性能上的要求。 除此之外,小編還測試了它的運作溫度,沒有連接設備時溫度在 25℃ 左右,插滿插孔滿載溫度也不會超高,可以放心地使用。 最後說一下,建議選擇綠聯轉接器的理由:選擇很多! 價格從百元到千元都有,有各種規格、功能和性能差異,無論有什麼樣的需求,都能選到一款適合產品,產品都經過內部多次實驗檢測,可以放心使用。 點我去逛逛  ▶ 綠聯轉接器/集線器專區   可能你也想知道…… 延伸閱讀 ▶ USB-A / USB-C,還有 USB 3.0,它們的區別是什麼? 延伸閱讀 ▶ 電腦接孔不夠用怎麼辦?綠聯 Type-C USB 3.0 四孔集線器來為你解決難題

綠聯

多孔充電器選購指南|高速 GaN 氮化鎵充電器怎麼選?五大重點教你選對快充神器!

隨著行動設備的使用頻率大幅提升,許多人開始追求更快速、更高效的充電體驗。特別是在筆電、平板、手機等多裝置共存的生活中,支援多設備同時快充的「多孔充電器」 成為不可或缺的必備品。 不過,市面上的多孔充電器種類繁多,規格、功率、快充協議各不相同,到底該怎麼選?今天 Water3F 小編整理出五大挑選重點,讓你選對適合自己的高速多孔充電器,不踩雷不白花錢!  一、選品牌|安全與品質是第一原則 充電產品事關安全,尤其是高瓦數(如 65W、100W、140W、200W)等產品,更要選擇具備品質保證的品牌。例如 Water3F 代理的 綠聯(UGREEN)GaN 氮化鎵系列,具備完整認證與保固服務,用電更安心。   二、選接孔|C孔 + A孔最好都要有 現在主流設備多為 USB-C(Type-C),但也建議選擇包含 USB-A 的設計,才能同時兼容舊設備與新設備。 建議依照日常常用裝置數量決定孔數。例如:MacBook + iPhone + iPad 建議至少選 3C1A(4孔)設計,多預留 1~2 孔也方便家人共享或出差使用。 📌 推薦款式:綠聯 100W / 140W / 200W 氮化鎵快充頭,可同時為筆電、iPhone、AirPods 快速充電。 三、選功率|多設備使用者請選 100W 以上 多孔不代表功率一定夠!需注意總瓦數是否同時滿足各設備。 例如: MacBook Air ≈ 30W iPhone ≈ 20W iPad ≈ 30W AirPods ≈ 5W ➡️ 這樣就需要 100W 以上的總輸出才夠!若你使用多台筆電或需同時為高功耗裝置(如 16吋 MacBook Pro + Switch + 手機)充電,建議選擇 200W 多孔充電器,提供更穩定、更強大的輸出能力。 Water3F 建議: 一般手機使用:30W~65W 即可 筆電 + 手機 + 平板多設備:請選 100W~140W 多筆電 + 高耗電設備:選擇 200W 氮化鎵充電器 更能應付各種需求 四、選協議|相容性決定充電速度 在選擇充電器時,除了看充電功率和接孔,所支援的快充協議也很重要。 由於市場上各品牌手機所支援的快充協議有可能不同,所以一定要選擇支援你的設備快充協議的充電器。 一般來說,多孔充電器應該選支援公有的 PD 協議,同時盡可能涵蓋更多協議,才能相容不同機型發揮「一器多用」的功能。   支援的「快充協議」將決定是否能達到理想的快充效果。建議選擇支援以下協議的機種: PD 3.0 / PD 3.1(USB-C 裝置) QC 3.0(Android) PPS(Samsung) FCP / SCP(Huawei) 例如: 使用綠聯 100W 氮化鎵充電器,可同時支援 MacBook + Mate 50 Pro 快充,半小時可充 40~50%。 最新款 200W 多孔快充頭更支援 PD 3.1 協議,可完美支援 200W 超高瓦數筆電如 MacBook Pro 16、華碩 ROG 電競筆電等高功耗裝置,真正實現大功率、多孔同時快充。   五、選設計|輕巧、耐用、桌上整潔最重要 外觀設計也是考慮的要素之一,氮化鎵(GaN)技術的出現讓充電器更輕巧高效。 建議選擇: 摺疊式插頭 / 桌上型延長設計,方便外出與辦公 指示燈、散熱孔 等貼心設計,提升使用體驗 📌 若你不喜歡頻繁拔插、桌面雜亂,推薦桌面式設計如:UGREEN Nexode 100W / 200W 桌用充電器,整潔又高效。 ✅ 總結重點 選購高速多孔充電器,請牢記五大要點: 選對品牌:安全+售後保障 選對孔位:3C1A 最百搭 選對功率:100W~200W 支援多設備快充 選對協議:PD / QC / PPS 要齊全 選對設計:攜帶方便、桌面不凌亂 如果你也在找「筆電+iPhone+iPad 同時快充」的最佳解,別錯過 Water3F 嚴選綠聯 GaN 氮化鎵系列! 👉 前往選購:高速多孔充電器專區

綠聯

如何讓iPhone 15發揮更大生產力?借助綠聯集線器發揮OTG功能!

全新的iPhone 15系列手機發佈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入手後你是否充分發揮了它的所有功能呢?Type-C插孔還有哪些隱藏功能呢?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如何利用iPhone 15的OTG功能,發揮更大的生產力。 先來說說OTG是什麼,OTG(USB On-The-Go)是一種數據傳輸技術,允許支援OTG的裝置(如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與其他USB裝置直接連接。 OTG功能是基於USB技術的,特別是在USB進入2.0時代後,傳輸速度提升很多,OTG功能也變得更加強大;尤其是外出時,具有OTG功能的手機可以直接讀取隨身碟、相機記憶卡等,無需像之前再用電腦作為中間媒介,非常方便。 簡單來說,手機/平板中的OTG功能就是用來傳輸資料的,將USB外接設備(如隨身碟、硬碟、鍵盤、滑鼠、遊戲手把等)連接到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並在需要時與這些設備進行通信或傳輸資料。 接下來以iPhone 15手機為例,讓大家更直觀地感受其作用。 如果擔心手機儲存空間不足,可以考慮使用OTG功能增加手機儲存空間容量。只需要準備一個OTG轉接頭和一個隨身碟/行動硬碟。當手機儲存空間不足或需要備份大量資料時,使用OTG轉接頭連接手機,另一端連接隨身碟或行動硬碟,將資料傳輸到外部裝置,為手機增加更多儲存空間。 這樣,無論是影片、照片、文件資料等佔用手機儲存空間的內容都可以輕鬆存放在隨身碟或硬碟中。增加空間後,不再為手機儲存空間擔心,而且可以隨時隨地連接外接設備,更加方便。 另外,如果在外出差需要緊急處理文件、沒有電腦和網路的情況下,想進行文件傳送,也非常簡單。只需將手機連接上OTG轉接頭和隨身碟,就能方便地在手機和USB存儲設備之間傳輸文件,提供了一種便捷快速的文件傳輸方式。 同理,外出遊玩時用相機拍攝的許多好看的照片和影片,也無需再使用電腦轉移照片和影片,接一個Type-C讀卡機就可以直接讀取相機的記憶卡,把相機的照片直接傳到手機裡,用剪輯和修圖app進行編輯後即可上傳到社群平台跟朋友分享。 當然,不僅僅是擴充容量和讀取檔案,iPhone 15還可以接入綠聯集線器,秒變辦公神器。如果經常需要在手機上進行文件編輯,連接集線器更方便。通過連接鍵盤和滑鼠,就可以將手機變成一個小型的移動辦公設備,輕鬆實現文件處理、表格編輯等操作。 另外,電腦外接的網路孔、HDMI插孔、VGA插孔、音源插孔、PD插孔等等,在iPhone 15上一樣能實現,例如插上網線獲得更好的遊戲體驗,又或者使用HDMI插孔連接大螢幕觀看電影等等。這種靈活的連接方式讓iPhone 15在不同情境下更具多功能性,無論是在家庭娛樂、辦公還是其他需求下,都能滿足用戶的多樣化需求。 總的來說,OTG功能的實用性非常廣泛,不僅可以增加手機的儲存空間、傳輸文件,還可以連接外部設備,讓手機變得更加多功能化。看到這裡,不妨拿起你手中的iPhone 15,嘗試使用綠聯集線器體驗一下這些實用的功能,讓它發揮更大的生產力!  

展示16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