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7 充電頭評測:UGREEN 綠聯快充實力大比拼,誰才是最值得買?
自從 iPhone 全系列轉用 USB-C、支援最高 40W 快充之後,我這幾天都在測試不同快充器,搭配筆電、平板、耳機、Switch 等多種 3C 裝置,想看看哪些充電器真的是「速度+穩定+攜帶性」兼具。我主要測了 Water3F 165W、100W,以及綠聯(UGREEN)小機器人65W、200W、100W 多款,以下是我的真實心得與推薦。
iPhone 17 快充選擇指南:你可能忽略的細節要點
在挑快充器時,除了看瓦數和孔數外,我認為以下幾點也非常重要:
|
考量因素 |
為什麼重要 |
測試時觀察到的差異 |
|---|---|---|
|
協議穩定性(PD / PPS) |
即使有「標榜高瓦數」,但如果協議在負載變動時掉速或閃動,很容易影響使用體驗與電池健康 |
有些充電器標示 100W,但幫 iPhone 17 充時不到 25W、充電時發熱明顯 |
|
多設備同時充電的效率分配 |
現在多裝置很普遍:手機 + 平板 +筆電 +耳機等同時上電時是否會互相拉電壓、拉電流 |
高瓦數 + 高品質晶片的充電器可以在同時充電時仍維持手機與平板最高的充電效率 |
|
線材品質與長度 |
在使用中線材的阻抗或品質會影響實際功率,若線太短或太細有可能耗損掉很多瓦數 |
我測試在 1.5m 與 1m 的線材中,長線材雖稍有電壓降,但 Water3F 的 USB4 線表現非常好 |
|
體積與插頭設計 |
出差或旅行時,充電器的體積與插腳設計決定是否方便攜帶 |
折疊插腳 + 輕量機身的產品,在背包內放筆電、線材等裝備時差別很大 |
Water3F 實測心得:iPhone 17 搭配快充充電頭表現如何?
|
項目 |
實測結果 / 感受 |
|---|---|
|
速度 |
桌上配置:MacBook Pro 16 + iPhone 17 Pro Max + iPad Pro一起充,手機從0%到 50% 大約用了 30 分鐘。 |
|
溫度 |
使用30分鐘後,充電器上半部分稍微溫熱,但完全在可接受範圍,沒有燙手。 |
|
多孔表現 |
當三個 USB-C 孔都在同時輸出(筆電、平板、手機),USB-A 孔供應耳機或小配件時,總輸出仍然穩定,沒有明顯掉速。 |
|
線材搭配 |
USB4 隨附線 1.5m 的長度剛好,辦公桌能自由排線,不會拉扯,且傳輸檔案與外接螢幕的品質很好。 |

|
項目 |
實測結果 / 感受 |
|---|---|
|
吃電能力 |
幫 iPhone 17 充電時能穩定約 28-30W;幫 MacBook Air 的充電速度雖不及 165W 快但足夠日常工作使用(瀏覽+文書+影音)。 |
|
攜帶性 |
比 165W 的那顆小很多,重量也輕很多;放進電腦包或側背包幾乎沒有什麼負擔。 |
|
使用線材 |
虽然線材沒有 USB4,但日常資料傳輸、簡單備份照片都沒問題;若有高速傳輸需求就會想用 USB4,但作為「隨身快充」已經足夠。 |

綠聯(UGREEN)快充充電頭評測:與 iPhone 17 的相容性比較
- 外型真的超吸睛,是朋友們來我家或辦公室會先注意到的一款。
- 功能性不只是「看起來可愛」,實際快充表現也不錯:幫 iPhone 17 Pro + 小平板充電時功率 ~30W 左右,夠日常。
- 可攜帶的磁吸底座與表情符號顯示讓使用上更貼心:夜晚或房間光線比較暗時能一眼看出充電狀態。
這顆是走輕巧方便、CP 值高的路線,線材跟插頭設計比較簡單,但基本該有的保護也都有做得很完整,我實際用下來,手機、平板這類日常充電都很穩定不會熱。如果要拿來充高瓦筆電、攝影設備這種重度使用,會比較建議搭配大瓦數的充電頭會比較適合。

- 比較像是平衡型選擇:100W 功率+多孔配置,外出旅行與桌面兩用型。
- 在資料傳輸與設備兼容性方面表現很好:iPhone、iPad、Switch 都能擺在一起充電,也能順便備份資料。
- 在外型設計與散熱控制上也有不錯的表現;雖然在長時間高負載時會略感溫度,但握在手上不會燙。

- 當家庭裡有 MacBook Pro + 多部手機 +平板 +相機電池的需求時,這顆最明顯的好處就是「一次供電多台」而且速度不會互相拖慢。
- 我試過同時連上 MacBook Pro + iPhone 17 Pro Max + iPad Pro + Switch,手機與平板快充還是能接近最大支援功率;筆電則接近它限制允許的最大瓦數。
- 重點是它有智慧分流功能,不會因為一台功率大就讓其他裝置被餵電很慢。
- 缺點是體積較大,重量也比較重;對於只帶小包或輕裝出門的時候會比較吃力。

iPhone 17 快充協議解析:怎麼挑選充電頭才不踩雷?
雖然 iPhone 17 支援 PD 3.2 SPR + AVS 的技術,但從我目前與這些快充充電器的搭配測試來看:
- PD 3.2 AVS 在極少數專業充電器中才有完整支援,大多數品牌(包括 Water3F 和 UGREEN)目前以 PD 3.0 / PPS 為主要協議。
- 實際功率(對於 iPhone 17)要達到 30-35W,不一定要 PD 3.2,只要有良好 PD / PPS 支援與穩定輸出,就能達到接近或滿足官方支援功率。
- 在我測試中,用 Water3F 165W 或 UGREEN 200W,手機實測功率可以近滿 35W,而且充電速度明顯快過舊款 20、30W 的充電頭。
基於以上的測試與心得,這些是我推薦給不同需求族群的快充組合:
|
推薦組合 |
原因 |
|
|---|---|---|
|
桌面重度使用者/全家設備多 |
Water3F 165W 或 UGREEN 200W |
高瓦數 + 多孔 + 高效分流,桌面乾淨少插頭,速度穩定,效率最高 |
|
旅行/行動辦公者 |
Water3F 100W / UGREEN 小機器人 65W |
體積輕巧,攜帶方便,但功率足夠支持筆電 + 手機使用 |
|
設計感 + 特色外觀需求 |
UGREEN 小機器人65W |
外型可愛有科技感,功能與實用性也不錯,適合當桌面配件 |
總結心得:iPhone 17 搭配綠聯快充充電頭的最佳選擇
- 換了新的 iPhone 17,你會立刻感受到只要用對充電器,充電時間真的縮短不少;但「速度」只是其中一環,「穩定供電、不發燙、線材足夠」這些看似細節的地方,反而更影響你每天使用中的感受。
- 我覺得 Water3F 比較適合放在辦公桌上用,充電速度與控溫效率不錯;但如果你是那種喜歡有造型、或者選擇多一點的人,UGREEN 的系列就很適合,像 200W 那種一顆就能幫全家充的,就很實用。
- 如果你現在正在考慮要換充電器,建議先列出你的常態需求(你會帶筆電嗎?你會同時充幾台裝置?你旅遊頻率高嗎?),之後對照上表,再決定是 Water3F 還是 UGREEN 或是兩者搭配使用。
Share social

